现实世界的脱碳之路:发掘低碳转型的未来领导者

绿色科技股日渐受到投资者追捧,但成功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在于现有经济领域所采取的行动。我们称之为现实世界的脱碳之路,每家公司都应有所作为。


宏利投资管理加拿大基本面股票高级组合经理 Patrick Blais, CFA

宏利投资管理加拿大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研究和整合主管 Margaret Childe

 

关键点

  • 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目标的转型之路有望在未来十年孕育出众多市场领导者。
  • 我们预计,成功的企业将包括助力实现脱碳目标的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及通过科学碳目标推动价值链脱碳的公司。
  •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我们认为有几个关键方法可被用于甄别有潜力成为未来气候领导者的企业。

 

“短期升温1.5度的风险迫在眉睫。唯一办法是加紧努力,采取最积极进取的行动,才能避免超过这个临界点。我们现在就要果断行动,竭力将升温幅度控制在1.5度以内。”

—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对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一工作组《第六次评估报告——自然科学基础》的声明¹

 

过去几十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的警告不绝于耳。时至今日,我们正在自食其果。森林火灾、极端热浪导致的冰冻圈面积持续缩小等迹象纷纷显示,环境威胁日益严峻,应对措施刻不容缓。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2021年8月发表的最新报告警告,只有在这十年大幅削减温室气体排放,才能避免全球温度上升到灾难级别。²

根据IPCC早前研究的计算结果,到2100年,全球温度升幅将达到2至4摄氏度。³大幅度升温将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福祉造成毁灭性影响。按照目前预测,到2050年,越南等东南亚主要大米种植地区有可能被淹没4。2016年签订的《巴黎协定》对解决这一困境带来希望,该协定的核心目标是力求将本世纪全球温度升幅限制在工业化前水平的2摄氏度以内,并竭力将温度升幅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

气候变化:何去何从?
1.5摄氏度的升温限制与预期展望形成鲜明对比

Correlations with U.S. timberland, 2000 to 2019. This chart shows that timberland returns have had low or negative correlations with returns of financial assets.

资料来源:“2100年气候变暖预测:基于承诺和当前政策的排放预测和气候变暖预期”,Climate Action Tracker,2021年5月,https://climateactiontracker.org/global/temperatures/ 。© 2021 Climate Analytics 和 NewClimate Institute。版权所有。

绿色热潮背后的危与机

气候变化的议题常常让人感觉沉重,但有危就有机。我们相信,投资于愿意就业务进行必要改革的企业,不但有助于温室气体加速减排,还可在这些企业晋身为市场领导者的过程中享受其强劲增长和盈利的红利。

我们认为,要了解资产和投资风险/回报情境的真正范围,对气候风险进行前瞻性分析必不可少。仅过去几年,全球承诺净零排放的国家占比由不足三分之一增加到四分之三,支持净零排放承诺的政策措施也与日俱增7,8。不过,不仅要从国家层面落实净零排放承诺,也要传导至企业层面。随著政府不断就气候变化加强监管,已针对温室气体减排(无论是自身减排还是他人减排)制定宏伟计划的公司可能最有潜力跑赢市场同业。

虽然如此,仅靠清洁科技和可再生能源股构建投资组合不足以实践气候投资。虽然对希望为投资组合加入绿色元素的投资者来说,这类企业是必然之选,但有必要在现实世界的脱碳进程与投资者回报之间追求平衡。随著市场对环保投资的兴趣渐浓,流入清洁科技基金的资金飙升,仅2021年第一季度就达到约430亿美元,对比2020年全年仅为约800亿美元9。纵观全球,约有180家企业的大部分收入来自清洁科技相关业务,包括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水资源管理和能源效率等领域10。在大量资金追捧如此少数证券的情况下,结果可想而知:据经济学人的计算,在2020年1月1日到2021年5月18日期间,上述180家公司的股价平均增长了一倍多,而标普500指数同期涨幅约为30%。由此可见,这些股票估值比市场平均水平要高得多11

我们认为,当中不少企业的估值水平基于超高速增长预期,但即使市场持续关注气候变化,此预期增幅也可能脱离现实。此外,部分企业的业务在社会和治理方面有不足之处,甚至面临一些估值可能尚未反映的广泛环境隐忧。

数以十亿计美元的资金流入清洁科技股 – 期望是否过高?
可持续金融的市盈率(每日值的月度平均值)

This infographic shows that there are close to 2000 U.S. CARB compliant forest projects, 90% of which are classified as improved forest management projects; U.S. forests have accounted for over 80% of offset credits issued since 2013.

资料来源:彭博资讯、Datastream、新兴市场投资基金研究公司、洲际交易所美银指数、国际清算银行,2021年9月。市盈率(P/E)是一种估值指标,反映股价与每股盈利的比率。

现实世界的脱碳之路:当今企业需要未雨绸缪

成功的气候投资策略应通过两大目标致力于实现净零愿景:遵循2050年全球实现净零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对投资组合进行脱碳;加大投资于实现该目标所需的气候解决方案,例如可再生能源、低碳建筑和能效技术。

尽管我们看好未来会有应对气候变化的新科技出现,但任何成功的策略都需对现有经济进行脱碳。换言之,我们需在当下果断行动,保障未来环境——我们称之为现实世界的脱碳之路,无论公司是否提供绿色产品或服务,都应在脱碳之路中有所作为。

此外,我们认为,如果绿色投资者只专注于清洁科技企业,则很难构建出充分均衡的多元投资组合,原因是此类证券大多集中于几个行业,具有覆盖范围窄、相关性高的特点。我们认为,如果要为投资组合做出部署,以把握世界管理气候变化的转型进程,同时兼顾为投资者提供具竞争力回报的需要,更有效的方法是构建多元投资组合,涵盖积极完善业务模式及其供应链、从而帮助达成《巴黎协定》目标的公司。

目前怎样挖掘当今未雨绸缪的企业?有几种方法可为投资者评估企业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是否恰当,我们认为科学碳目标(SBT)是其中的最佳选择。如果有关目标符合达成《巴黎协定》所必需的最新气候科学指引,则可视为科学碳目标。科学碳目标倡议已成为按1.5摄氏度升温限制订立减排和净零目标企业的重要参考。值得注意的是,这类企业希望有序迈向低碳经济,力争规避从化石燃料经济体突然撤资、市场急剧动荡导致崩盘、地缘政治和不同板块债务问题、持续政策不确定性等风险12

我们认为,通过采纳科学碳目标和类似的方法,能够发掘气候领导者,这类企业不但帮助地球,而且将业务定位为更加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因而更受投资者垂青。

我们如何立足当下,分辨未来的气候领导者?我们相信,迈向低碳的企业一般属於以下一个或多个类别。

温室气体减排领导者

如果气候投资者希望实现回报和环保的双赢,则须先接受“全球基础设施无法一夜重塑”的现实。在可预见的未来,特定高排放企业仍有存在的必要。例如,钢铁和水泥,均属于高排放行业,但全球社会离不开钢铁和水泥,这两种必需品在短时间内停产并不现实;而相关产品的运输同样属于高排放活动。

不过,通过与这些公司合作以及鼓励相关高排放企业及时调整方针,可为减碳做出贡献,并在未来低碳环境下取得佳绩。我们认为,如果一些碳排放较高的企业有意识地致力于减排,我们便视之为温室气体减排的领导者。一般而言,这类企业的产品具必要性,短期内难以被弃用。

个案研究:我们为何青睐一家高排放企业

案例公司是一家美国东北地区货运铁路网络运营商,属于高排放企业:2019年,该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约470万吨(相当于为3,142,551户家庭供电一年的排放量13)。尽管如此,我们视之为未来气候领导者,原因是该公司正在运营一项有助于构建净零温室气体排放环境的可持续业务。

与其他运输模式相类似,铁路在长时间内难以被淘汰,但该行业具备向更环保经济过渡的充分条件。由于客户希望减少温室气体足迹,而铁路运输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公路运输低75%,因此铁路运输将有更多机会抢占市场份额。

该公司已提出一项切实可行的计划,旨在未来大幅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该公司亦是美国第一家采用科学碳目标的大型铁路公司,其承诺到2030年降低37%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该公司已引进自动化免下车扫描和集装箱检查系统,有望在多式联运中心最多实现90%的减排,并以每分钟为基准管理火车速度和效率,承诺只要情况许可,就会考虑氢燃料或电池等环保科技。

低强度温室气体排放领导者

某些公司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已领先同业,原因可能是早期市场压力、管理层远见卓识或其他多方面因素。随著依据气候变化所采取的监管行动增加,加上投资者追捧致力于减少环境足迹的公司,已制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周详计划的企业最有潜力跑赢大盘。长远而言,我们预计采取减排措施的先行企业将实现更高水平和可靠的自由现金流和回报。此外,先行企业很可能会加强对创新的重视,同时在投资者、客户和员工中提升公信力,并受益于更好的品牌管理。

个案研究:美好世界

现如今,品牌权益是企业的重大资产。企业可通过应对气候变化采取行动来提升品牌形象,以适应重口难调的变化世界。案例公司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美容公司,就企业应对ESG问题的方法率先做出了重大改革。该公司采纳基于科学的方针,确保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都符合可持续发展,包括用于培植原料植物的水资源和产品冲洗用水对生态系统的影响。2005-2019年期间,该公司在成功增产37%的同时,实现了二氧化碳减排78%。该公司自定目标,旨在未来所有包装塑料都使用回收或生物基材料,并力争在2025年实现该目标的50%。

气候解决方案提供商的领导者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公司提供温室气体减排的服务或产品,其中,碳捕集与封存等产品可直接实现温室气体减排,而取代现有高浓度温室气体产品的环保产品则可间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诚如上文所述,我们相信不少此类证券的当前估值基于超高速增长预期,但经过仔细分析后,我们可找到一些因低碳经济转型而获得创收机会的公司。

个案研究:推动汽车业逐渐转变

每当言及电动汽车,我们通常会想到某几个品牌和车型。不过,所有电动汽车都有一个共通点,即特定零件均由某一家公司生产。案例公司超过20%的收入来自电动汽车领域,而且这个数字正迅速增长。电动汽车企业之所以需要该公司的产品,是因为其他公司产品的续航里程和电功率无法与其媲美。因此,该公司的增幅远比竞争对手强劲,更重要的是其盈利能力持续增长;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该车企的单车收入高100至300美元。

所有迹象均显示,电动汽车未来仍有几十年的长期增长空间;电动汽车或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占全球新车销量的比例由两年前的3%增至今年的约9%14。政府政策也将发挥影响力:英国已宣布计划在2035年停售燃油汽车,其他国家也将纷纷仿效15。鉴于其他汽车零件供应商并未具有更好条件把握这股趋势,因此对该公司可能带来重大利好因素。

通力合作,共同创造更美好将来

假设未来的绿色经济完全由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支撑,大概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务实来看,全球基础设施并非可以一夜之间重塑,我们相信,缓解气候变化的策略要取得成功,需要与一系列多元化、发展成熟的公司合作,来推动温室气体减排,为目前经济进行脱碳。

我们对清洁科技的未来保持乐观,但如要实现《巴黎协定》中远大而必要的目标,我们相信每家公司都要出一份力,尤其是目前的高排放企业。我们团队的策略聚焦于现实世界的脱碳进程,相信可在股东回报与促进未来减排之间实现适当平衡。





1 https://www.un.org/sg/en/content/secretary-generals-statement-the-ipcc-working-group-1-report-the-physical-science-basis-of-the-sixth-assessment. 2 《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政策制定者摘要》,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21年8月7日。3 《全球升温1.5摄氏度的特别报告》,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18年。 4 《新研究显示,2050年海平面上升将淹没更多城市》,纽约时报,2019年10月29日。5 点击此处以进一步了解《巴黎协定》。6 《采用巴黎气候变化协议作为长线投资框架》,宏利投资管理,2021年1月22日。7 《牛津大学 - ECIU报告:全球多国做出净零承诺后应要坐言起行》,牛津大学,2021年3月23日。8 《净零竞赛:不同国家的碳中和目标》,Visual Capitalist,2021年6月8日。9 晨星《全球可持续发展基金的资金流向》,2021年7月27日。10 《绿色泡沫?我们剖析这股投资热潮》,经济学人,2021年5月。11 《数以十亿计资金流入脱碳事业》,经济学人,2021年8月。12 科学碳目标倡议,https://sciencebasedtargets.org/faq ,2021年9月。13 温室气体当量计算器,加拿大自然资源部,2021年。14 《电动汽车冲击:电动汽车热潮席卷全球经济》,标普市场财智,2021年9月20日。15 《电动汽车:革命终于来临》,金融时报,2021年10月4日。

全球大流行疾病等广泛传播的健康危机可能导致市场大幅波动,交易所暂停交易及关闭,并影响投资组合表现。举例而言,新型冠状病毒(新冠肺炎)已对全球商业活动造成重大冲击。健康危机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流行病和全球流行病可能会以目前无法预见的方式影响全球经济。健康危机可能加剧其他现存的政治、社会和经济风险。任何有关影响都可能对投资组合表现构成不利影响,导致您的投资蒙受损失。

投资涉及风险,包括可能损失本金。金融市场反复不定,并可能因公司、行业、政治、监管、市场或经济发展而大幅波动。对新兴市场投资而言,这些风险会加剧。货币风险是指汇率波动可能对投资组合的投资价值造成不利影响的风险。

所提供的资料没有考虑任何特定人士的适当性、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特殊需求。您应考虑任何类型的投资是否适合您的情况,如有需要,应寻求专业意见。

本材料的目的在于仅供根据适用法例允许接收本材料的司法管辖区内的收件人使用。所表达的意见是撰文者意见,可予以更改而无须另行通知。我们的投资团队可能持有不同观点和作出不同投资决定。这些意见不一定反映宏利投资管理或其附属公司的观点。宏利投资管理乃根据其认为可靠的来源汇编或得出本材料所载的资料和/或分析,但对其准确性、正确性、实用性及完整性概不发表任何声明,对因使用所载资料和/或分析而引致的任何损失也概不负责。本材料的资料可能包含就未来事件、目标、管理规定或其他预期所作出的预测或其他前瞻性陈述,只显示至所示日期。本文件的资料包括对金融市场走势的陈述,乃根据目前市况编撰,市况会有波动,或会因其后的市场事件或其他原因而被取代。宏利投资管理概不承担更新有关资料的责任。

宏利投资管理或其附属公司、亦或两者的任何董事、高级职员或雇员概不就任何人士依赖本文件所包含的资料而行动或不行动所遭受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损害或其他后果而承担任何责任或负责。所有概述和评论属于一般性质,并供当前参考。这些概述虽有帮助,但不能取代专业税务、投资或法律意见。客户应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寻求专业意见。宏利、宏利投资管理、两者任何附属公司或代表均不提供税务、投资或法律意见。本材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宏利投资管理或其代表向任何人士就买卖任何证券或采纳任何投资策略提供建议、专业意见、要约或邀请,也不表示在宏利投资管理所管理的任何基金或账户上的交易意向。没有投资策略或风险管理技巧能在任何市场环境下保证回报或消除风险。多样化或资产配置并不保证在任何市场带来利润或防止亏损风险。除非另有载明,所有数据均来自宏利投资管理。过往表现并非未来业绩的保证。

 

宏利投资管理

宏利投资管理是宏利金融有限公司的全球财富和资产管理业务的分支机构。集团拥有超过一个世纪的财务管理经验,与全球机构、零售和退休业务的投资者达成伙伴关系。我们专业的资金管理方法包括我们的固定收益、股票、多资产解决方案和私募市场团队的高度差异化的策略,以及通过我们的多管理人模式获得来自世界各地的专业的、非关联的资产管理人。

 

本材料未经任何证券或其他监管机构审查,以及未在任何证券或其他监管机构注册,并可能(在适当情况下)经由以下宏利实体在其各自的司法管辖区内分发。有关宏利投资管理的更多资料,请参阅manulifeim.com/institutional。

澳大利亚:Hancock Natural Resource Group Australasia Pty Limited.、宏利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巴西:Hancock Asset Management Brasil Ltda。加拿大:Manulife Investment Management Limited、Manulife Investment Management Distributors Inc.、Manulife Investment Management (North America) Limited、Manulife Investment Management Private Markets (Canada) Corp。中国内地:宏利海外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欧洲经济区:Manulife Investment Management (Ireland) Ltd(受爱尔兰央行认可和监管)。中国香港:宏利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印尼:PT Manulife Aset Manajemen Indonesia。日本:Manulife Investment Management (Japan) Limited。马来西亚:Manulife Investment Management (M) Berhad 200801033087 (834424-U)。菲律宾:Manulife Investment Management and Trust Corporation。新加坡:Manulife Investment Management (Singapore) Pte. Ltd.(公司注册编号:200709952G)。韩国:宏利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瑞士:Manulife IM (Switzerland) LLC。中国台湾:宏利证券投资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英国:Manulife Investment Management (Europe) Ltd(受英国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认可和监管)。美国:John Hancock Investment Management LLC、Manulife Investment Management (US) LLC、Manulife Investment Management Private Markets (US) LLC and Hancock Natural Resource Group, Inc.。越南:Manulife Investment Fund Management (Vietnam) Company Limited。

宏利、宏利投资管理、特色M字设计,以及宏利投资管理和特色M字设计都是宏利人寿保险公司的商标,由该公司和其附属公司在许可情况下使用。

543394